現在我國很多養殖戶已經開始養殖鴯鶓的工作了,雖然這是一種鳥科動物,原產地也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澳洲,但是現在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的養殖規模。有很多養殖戶都有想要養殖的想法,但是卻苦於不熟悉養殖技術,所以無處下手。其實要養殖耳苗是很簡單的,因為這種動物它的生長能力非常強,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所以非常適合中國這種農戶進行的小規模養殖。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養殖鴯鶓關鍵的方法,如果說想要養鴯鶓,可以先行了解,做一些參考。
一、場地搭建
在搭建場地之前首先要了解鴯鶓是一種比較喜愛運動的動物,所以在搭建場地的時候要注意場地儘量寬闊。另外就是鴯鶓更加喜歡通風的環境,所以場地也儘量在比較開闊的地方,如果說是很容易積水的地方,也要做好排灌的工作。最後就是如果場地實在比較少,那麼一定要注意控制鴯鶓的密度,如果說密度太大,會讓很多鴯鶓的運動受到影響,所以相互之間的生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飼養工作
鴯鶓其實和其它動物的飼養工作相差不大,在飼料方面也會隨著不同的生長年齡而有所變化,一般七個月以上的鴯鶓的主要飼料就是玉米。在投餵的時候要注意每天要投餵三到四次,並且儘量保證每天投餵的時間固定,投餵玉米的時候儘量把飼料切碎一些,更有利於鴯鶓的消化。另外就是在投餵食物的同時要給鴯鶓準備好乾淨並且充足的飲水,在給鴯鶓準備水的時候不能馬虎的使用那些自來水或者是井水,會很容易引起鴯鶓產生一些腸胃疾病。
三、孵化工作
在進行鴯鶓的孵化工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交配時公鴯鶓與母鴯鶓之間可以是一對多的方式,這樣可以提高孵化的效率。另外就是在孵化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打架的情況,為了避免因為打架造成的鴯鶓死傷,所以要經常觀察鴯鶓的情況,如果出現了打架的現象,也應該要及時分欄進行飼養。接下來就是在孵化期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控制溫度在35°左右,並且要保證孵化場所內的空氣比較流通,溼度比較適宜。剛剛孵化出來的幼鳥是需要通過保溫箱做好保溫工作的,一般保溫工作要持續到幼鳥兩個月大小左右。
四、防疫
不管是養殖什麼動物最害怕的就是會出現大規模的疫病,所以在養殖鴯鶓的平時工作當中,就要做好滅菌的工作。不僅僅要定期對於進行清理,還要定期用專業消毒液消毒,另外就是飼養的飼料也應該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飼養人員在進入籠舍之前也是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的,避免將一些疫病帶往籠舍中,對於鴯鶓也應該要近期檢查,防止由於出現了疫情而沒有及早抑制造成的大規模損失。
五、訓練工作
在之前我們也提到過鴯鶓是一種比較喜歡運動的動物,所以為了讓鴯鶓能夠生長更好,不僅僅要保證他自己能夠有足夠的運動量,還應該在平時組織鴯鶓進行一些訓練,在訓練的時候可以讓鴯鶓聽到哨聲知道該進食,能夠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訓練幫助鴯鶓提高抵抗力,達到預防一些疫病的效果。
之所以現在有很多農戶都想要嘗試養殖鴯鶓,也是因為它有著很好的市場價值,幾乎身上每一樣東西都有比較好的利用價值,不僅僅肉質非常的鮮美,關鍵是含有非常少的高熱量的物質,所以總體來說是一種非常健康的事物。又因為養殖鴯鶓操作比較簡單,很多工作都是可以農戶自己完成的,所以有很多農戶在漸漸的嘗試進行養殖。其實不管養殖的規模多大,只要將以上那幾個點多加關注,做好基本的工作,就可以更好地進行養殖鴯鶓。雖然說養殖鴯鶓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也需要養殖戶有足夠的耐心,就比如在孵化期的時候要每天對鴯鶓進行多次觀察,如果有鴯鶓之間出現打架現象,要及時分欄,另外就是在孵化以後,每天要對幼鳥進行保溫工作,每天要檢查保溫場所裡面的溫度以及其他一些條件是否適宜。但是只要有耐心地將這些都做好,養殖好鴯鶓就是非常簡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