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动物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崇拜,原始人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大自然是生活的基础,人类只有依赖大自然才可生存。不过,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又使他们束手无策。那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仍处于蒙昧时期,认为日月星空、土地、山岳、江河湖海都是有灵性的。所以,人类的祖先把关系到自己生存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量加以神化,并加以崇拜。故此,出现了如太阳神、月神、社神(土地)、山神、海神、风雨雷电神等诸多自然崇拜。
祭龙
动物崇拜是狩猎时期的产物,原始人认为动物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原始人为生存而捕杀动物,又怕动物灵魂报复。再者,原始人在动物面前,常感到力量不及和软弱无奈,故对动物加以膜拜,以求宽恕并表示敬畏。动物崇拜在中国民间最具影响者,则首推狐狸和龙凤。
祭海神
山神
山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时代,当时人们到山林中用棍棒、石矛等猎取禽兽,狩猎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人们感激大山对人类的无私赐予,同时希望在狩猎时得到大山的庇护,免遭动物伤害,于是将大山加以神化,对之崇拜奉祀,山神崇拜渐成习俗。
海神
海神起源于远古渔猎时代,当时还没有农业,人们主要依靠捕鱼和打猎而生存,大海为他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大海给人们提供食物,但它却时常兴风作浪,带来灾难。人们既依赖它,又畏惧它,于是大海成为人们心目中可降福或降灾的神灵。人们祭拜海神,祈求它保佑人们出海安全,渔业丰收。
祭海神
狐狸
民间信仰中的“四仙”(即狐狸、黄鼠狼、蛇和刺猬)之一,亦名“狐仙”、“狐神”、“狐狸精”。源于古代动物崇拜,先秦古籍《山海经》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记载。民间传说狐狸能修炼成精,化为人形,神通广大,若人类对之不敬,则以妖媚惑人,必受其害。民间尊为狐仙奉祀,以避祸免灾,祈求平安。自唐朝以来,崇信狐仙之风盛行,狐狸精的传说更在民间广泛流传。
女狐仙之神
龙凤
民间信仰中的“四灵”(即龙、凤、龟、麟)之二,源于中国古代动物崇拜。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源于中国原始图腾崇拜。龙集蛇身、鹿角、鹰爪、马脸、鱼鳞于一身,金光灿烂,常往来于风云江河之间,兴风作雨。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古国,百姓最关心及最需要的是风调雨顺。故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没有中断过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后来受佛教影响,传统的神龙被尊奉为龙王,其兴云布雨之说更为流行。故华夏大地凡有水的地方,都建有龙王庙。
中国人视“凤”为吉祥物
凤,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其形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有五彩色,高六尺多。在古代信仰中,历来视凤为祥瑞之鸟。民间都以凤象征吉祥、幸福,视其为善与美的化身。因此,凤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形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