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陪读。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从广义上讲陪读是从生活到学习,家长全程参与的一种行为。从狭义上讲陪读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请的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
为什么会有陪读呢?
1.学生自身学习不好或者一般。
2.家庭。家里的长辈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进步甚至拔尖,所以主动陪同孩子读书。
3.学校。这个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学校伙食不好啊,住得不习惯啊,不能出校门啊等等。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现在的课本普遍偏难了,有的一年级涉及二年级甚至更高年级的知识。
4.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长辈希望孩子从小就具有的竞争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陪读。也有部分长辈是因为攀比心理加入陪读行列的,看见别人家孩子陪读自己当然不能落后。
陪读好吗?
有的家长认为陪读挺好的,第一可以培养亲子感情,第二可以让爸妈更容易了解孩子,第三,确实有助于辅助孩子功课。当然陪读要适当,该孩子思考的问题,家长不可以代劳,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陪的了一时陪不了一世,适当的陪可能才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因人而异,有利有弊。有的孩子本身就比较吃得开,性格外向,长辈介入反而让孩子无法自由成长,让孩子缺少了自我空间。而有的孩子呢,玩心较重,注意力不集中,总是需要别人提醒或者教导,这时就需要长辈介入了。关键还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独立、自律的能力,让孩子爱上学习,懂得为什么学习,学习能带来什么。
总结下来可以概括为:兴趣是较好的老师。让孩子把学习作为兴趣。